來源:黑客技術
時間:2020-11-06 00:52
神農架化工有限公司3ui7m,漯河制鞋有限公司,萊蕪通信有限公司,三明農機有限公司,張家界零食有限公司

2018年的夏天是P2P網貸慘痛時期,那是一個比寒冬更難熬的夏天。如今一年過去了,P2P網貸究竟行情如何,廣大投資人又該作何選擇,今天我們就來深度解析下P2P行業現狀及未來投資走向。
國家政策步步引導行業出清
自2016年8月監管部門公布了網貸行業暫行辦法,首提“備案”一詞后,行業開始進入整改時間線,各地方政府整改備案措施接連不斷。然而在備案前的合規檢查中陸續發現了P2P平臺積累的諸多風險問題,加之頻發的爆雷事件,監管部門在降低平臺數量的同時,也再三推遲了備案期限,甚至直言“備案改監管”,未來將繼續維持“三降”基調,壓低行業存量,貫徹落實風險出清,引導平臺退出和轉型。
行業深陷“進退兩難”窘境
記者經走訪各網貸公司后得知,現許多P2P機構都面臨著“進退維谷”處境。一方面,伴隨著各地監管紛紛約談轄區內平臺,“三降”持續,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;另一方面,“轉型”之事難度極高,不亞于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,且轉型后前路未知,一切都需從頭做起。
麻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詩強在接受采訪時坦言,目前P2P平臺轉型主要是從三個方向,但是金融機構與有網貸背景的平臺合作比較謹慎,因此每條路都格外困難。
而P2P發展至今,監管趨嚴,形勢嚴峻,究其原因還是P2P網貸模式本質存在問題,身處金融行業卻沒有遵從金融必須服務于實體經濟的行業本質,靠著“非吸、自融”來坑騙投資者,耗竭國家內需,實為政府所不忍,結果也必然是步步出清,難以維續。
新模式保本保利,廣受歡迎
面對不向利好的網貸行情,原P2P投資人又是怎樣選擇的呢?在王老師的引薦下,記者采訪到了有著6年理財經驗的“投資交流群”群主王女士,希望從她了解到當前投資者思緒。
經王女士講述,由于近兩年金融行業形勢下行,尤以P2P重傷了諸多投資人心,國家也在積極引導市場淘汰此類“勞民傷國”舊模式并推動“造福國民”新模式發展。其中熱度最高的就屬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入孵企業——三益(鄭州)貿易有限公司成立的全民外貿平臺。
據悉,該平臺為“一帶一路”政策渲染下應召“雙創”號召成立,以“實物商品”進行交易,旨在惠及全民,補充內需,為實現國民共同富裕,加快我國經濟“低通脹、高增長”進程而努力。
在此,投資人可通過給外國人代購中國商品,來實現30天賺取1.2%的用戶收益。因其隸屬于“高利潤”外貿代購行業,遵從“主體公司必須全權擔責”的政府要求運營,不同于P2P等理財平臺“無監管、不保本利”情形,模式安全,值得放心,現群內80%以上投資人都選擇從該平臺上獲利。
當前僅靠舊有金融模式已漸無法滿足投資人需求,新時代財富增值應不單只是安全穩健賺取個人收益,還應為整個社會帶來價值,能有效增強市場信心,促進經濟平穩較快運行,而全民外貿作為強國利民、安全可靠的存在,確為新時代下投資人財富增值首選途徑。